最新通知
网站声明:网站文章仅限于学习使用,部分文章转自网络,如果文章内容有侵权,请留言反馈删除文章。
贷款基础知识:厘、分、毛的定义及利率换算方法!
在贷款领域,诸如年息、月息、日息以及“几分”、“几厘”等术语频繁出现,对于非金融专业人士而言,这些概念往往令人困惑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深入剖析这些术语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贷款利息的计算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。
一、厘/分/毛的定义
1、厘
“厘”是一种利率单位。1厘通常表示利率为千分之一,换算成百分数就是0.1%。
例如,贷款月利率为5厘,那么用百分数表示就是0.5%(因为5x0.1%=0.5%)。这意味着每借款1000元,一个月的利息就是1000x0.5%=5元。

2、分
“分”也是利率单位,1分表示利率为百分之一,用百分数表示就是1%。比如,民间借贷中说利息是2分,就是指利率为2%。如果借款金额为10000元,按照月利率2%计算,一个月的利息就是10000 x2%=200元
3、毛
“毛”表示利率为十分之一,换算成百分数是10%。不过,“毛”这种说法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中较少使用,更多出现在民间借贷或者比较粗放的表述中。
例如,有人说借贷利息是3毛,意思是利率为30%,这是非常高的利率水平。
二、利率与利息的基本概念
1、利率
利率是贷款中利息与本金的比率,它反映了贷款的成本。按时间单位划分,利率可分为年利率、月利率和日利率。年利率以百分比(%)表示,月利率以千分比(‰)表示,日利率则以万分比(‱)表示。
2、利息
利息是借款人因使用贷款资金而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。利息的计算公式为:利息=本金×利率×时间。
3、利率和利息的区别与联系
(1)区别:利率是一个比率,表示贷款成本的高低;而利息是一个具体的数值,表示借款人实际支付的金额。
(2)联系:利息的多少与利率成正比,即利率越高,利息越多;反之,利率越低,利息越少。
三、日/月/年利率的换算
1、年利率(%)=月利率×12(月)=日利率×360(天)
2、月利率(‰)=年利率÷12(月)=日利率×30(天)
3、日利率(‱)=年利率÷360(天)=月利率÷30(天)
计算实例:
1、借款10万元,年利率为16.425%。日利率=16.425%÷360(天)=0.045%=4.5‱,月利率=16.425%÷12(月)=1.36%=13.6‰
2、借款10万元,月利率为0.3‰,年利率=0.3‰×12(月)=3.6‰=0.36%,日利率=0.3‰÷30(天)=0.01‰=0.1‱。
3、借款10万元,日利率0.065‱,月利率=0.065‱×30(天)=1.95‱=19.5‰,年利率=0.065‱×360(天)=23.4‱=0.234%
四、司法对贷款利率的监管与红线设定
为了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,司法部门对贷款利率设置了两条红线,分别是年利率24%的司法保护线和年利率36%的高利贷红线。
1、司法保护区
年利率不超过24%的贷款,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,法院予以支持。
2、自然债务区
年利率在24%至36%之间的贷款,超过24%的利息部分属于自然债务。若借款人已支付这部分利息,则视为自愿履行,不能请求返还;若尚未支付,出借人无权要求支付。
3、无效区
年利率超过36%的贷款,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。借款人若已支付这部分利息,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。
五、还款方式
1、等额本息
每月还款金额固定,包括本金和利息。
计算公式:每月还款金额=贷款本金×月利率×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÷[(1+月利率)^还款月数-1]。
优点在于每月还款金额稳定,便于规划。缺点在于总利息支出可能较多。
2、等额本金
每月偿还的本金固定,利息逐月递减。
计算公式:每月还款金额=(贷款本金÷还款月数)+(本金-已归还本金累计额)×每月利率。
优点在于总利息支出较少。缺点在于初期还款压力较大。
3、先息后本
在还款期限内,先支付利息,最后一次性偿还本金。
计算公式:利息=贷款金额×利率×年限(利率为月利率,贷款期限按月计算)。
优点在于贷款期间每月还款压力小。缺点在于到期还款压力大,且总利息支出可能较高。
4、等本等息
还款利息不会随着还款本金的减少而减少,而是根据原本金来计算。就是每个月归还的本金和利息都是固定的,即每月还款额也保持不变。
优点是还款计划简单,容易理解和管理。缺点是在贷款初期,利息占还款额的比例较高,还款压力较大,且总利息支出相对较高。
计算公式:月利息=本金×分期利率,月本金=本金÷贷款期数,月供=月利息+月本金。
六、贷款注意事项
1、明确自己的还款能力,确保能够按时还款,避免选择过高利率的贷款。
2、比较不同金融机构的利率和还款方式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贷款方案。
3、注意隐藏费用,如手续费、管理费等,在签订贷款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。
4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。
- 上一篇:个人贷款必备小常识
- 下一篇:住房公积金贷款之贷款条件篇